白癜风问诊中心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791170.html

愿我们能始终保持好奇心、质疑的勇气和学习的习惯

哎嗨,大家好久不见,我是阿白。

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困惑着我:

每个地方,都有用当地语言叫的动植物名称,但这些名称往往是别名,而用别名有时又很难对应得上书名。

比如红薯,学名叫做番薯,但很多地方叫它地瓜,

但我认知中的地瓜,其实学名叫豆薯,但也有一些地方叫它凉瓜,

而又有不少地方叫的凉瓜,其实是苦瓜,

地瓜凉瓜傻傻分不清楚

呃……好在苦瓜应该是全国统一了。

感叹我国地大物博的同时,也头疼同种东西竟然能叫出千奇百怪的名称,光是常见的东西都能有不同叫法,那不常见的呢。

于是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有趣的科普书,其实严格来说这只是一本杂志增刊,但完全不妨碍它的有趣。

在此之前我先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请问豹、狮、象、牛、狗这几种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你肯定觉得我在逗你,都是日常熟知又很好分辨的动物,区别能说出一百种,一!百!种!

好的,那咱们在这些动物名字前加一个“海”字,海豹、海狮、海象、海牛、海狗的区别几何……

上图哪张是海豹

反正我自首,我看到这些名字的时候,脑子里全都是马戏团海狮顶球的画面,而且看这本书之前,我还一直叫人家海豹

在《博物君式科普》里,就图文并茂的告诉了我们怎么分辨这几种海洋生物。

经常刷微博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这位真才实学的大V,博物君。

这本增刊里边收录了多年来博物君在微博为广大网友辨认的神奇生物(也可能不神奇,纯粹是我见识少),并从中选择了一些经典有趣的问题。

大致分了认动物和认植物,也有认碑文,认牌匾,当然也有一些吐槽。

里边的内容包含比如怎么分辨海豹海狮海狗海牛海象,尤加利叶和尤加利果原来不是同一种植物,还有鱼腥草为什么会被叫做侧耳根,“豆蔻年华”的豆蔻是啥。

尤加利叶(圆叶桉)和尤加利果(蓝桉)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着实有趣,也挺接地气,非常实用,颇有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的感觉。

翻开书,琳琅满目的尽是没见过的动植物,字里行间轻松又幽默,翻到哪就看哪,一点都没有阅读压力。

回想自己小时候每次回乡下都感觉特别快乐,因为总能找到新鲜有趣的玩意儿,

可以爬上树摘了樱桃直接塞嘴里;茶树的嫩叶也可以吃,就是吃多了嘴麻;路边的草根挖出来炖汤会有一股特殊的清甜;葎草的倒钩刺厉害得很,千万要往葎草丛里钻,不然可有的受;有些草不起眼却有接骨的功效;就连给猪吃的红薯都很甜,咳,是刚挖出来准备给猪吃的,我还没有丧心病狂到和猪抢食儿吃的地步。

这种路边常见的野草到底叫什么困扰了我很久

还有温文尔雅却对地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仿佛什么都认识,还知道作用的舅舅,每次看到舅舅对路边的植物如数家珍时,我都从心底泛起了崇拜之情。

虽然现在想来很可能有些是舅舅胡诌的。

我们天生需要与自然亲近。

在城市生活太久,已经有些忘记穿行在山林中踩在地上枯叶上发出的嚓嚓声,清晨泥土散发出的清香,走过小路会被露水沾湿的裤脚和鞋子。

但偶尔想起,还是会觉得小时候在乡下度过的时间是极其快乐的,那种快乐是面对的一切事物都感觉新鲜有趣的状态。

既然我们无法亲身前往,那就让阅读带我们穿越距离吧。

如今本书在手,天下我有。我也可以像舅舅那样走在路上随手一指这棵树叫什么,那根草有什么功效,尽享小朋友无尽的崇拜眼神(并不会)。

我们早已习惯的事物,生活里常见的问题,仔细研究一下,都会发现原来还有很深的道道。

这些知识其实既不深奥,也不难懂,它与我们的只隔着一颗好奇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愿我们能始终保持好奇心、质疑的勇气和学习的习惯

作者:阿白,什么都只知道一点点的设计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lanhaishi.com/xxlhswxtz/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