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6塔龙加动物园

昨天去了多个景点,大家都累了,今早起得晚了些,大约9点半才开始早餐,不过这也正体现了自由行的灵活性。早餐主食是通心粉意面,水果是澳洲橙子,都是昨晚在COLES超市买好的:

大约10点50多我们又来到MUSEUM地铁站,再度前往环形码头。

今天买的地铁票是单次票:(成人3.8澳元,儿童1.9澳元,且继续是3位儿童一张票)

抵达码头后买船票,买的是往返票,大人往返票应该是12澳元一位儿童减半,不过这次不仅3位儿童只需要一张票,而且每五位大人可以减免一人!这样的优惠方式也是以前看攻略所没看到过的,我们分析:以前看攻略可能很少有达到或超过5位大人一同自由行的。

这是船票的正面,绿色是船票的主色:

这是出发前在谷歌地图上查询的路线,是按照步行+轮渡的方式做的路线,实际上是从酒店到码头做的是地铁,而轮渡抵达动物园码头后,我们是从靠岸点左边的缆车站上去的,而非图中所示的从右边的步行或公交车路线上去。

轮渡起航,这次是从歌剧院正面经过:

悉尼港内有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岛屿,岛上有一座缩微模型一样的“碉堡”----FortDenison,丹尼森堡,与麦夸里夫人角(MrsMacquariesPoint)隔海相望的一个小防御岛,最初用来临时放置人犯,很久以前,所有被押送到悉尼的罪犯,在登岸之前,都要在这里羁留一段时间,罪犯们给这个狭小的监牢起了一个外号:Pinchgut。堡垒建于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War,—年,英、法、土等与俄国之战。)期间,据说因担心俄国人入侵而建。因当时的新南威尔士的总督威廉丹尼逊而命名,如今已变成拍取港湾和地平线的最佳地方。

眺望市中心CBD区:

大约十来分钟渡船就抵达塔龙加动物园码头,下船后向右是巴士站,向左是缆车站,我把打印的单据给检票员看了一下,我们9人就直奔缆车站而去。

从缆车下来,山顶平台上首先看到的就是闲庭信步的孔雀:

我来到售票点,拿出那份打印件,心里在默想会不会像昨天那样折腾啊,一位华裔员工接待了我,开始她也很奇怪,问我怎么没有条形码啊,然后也是问我在哪里买的,我说是淘宝,随后另一位员工到后台查了一下,确认信息无误,我就放下心来。3位孩子还每人获得了一个澳洲本地产的考拉玩具赠送!

这位华裔员工是位四十多岁的大姐,说自己是义工,名叫CHING,主动建议我们请她做中文导游,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于是我们在售票台补了每人5澳元的导游费,拿着她给我们的中文地图入园。

下图是塔龙加动物园的地图,CHING告诉我们,不少自己前来的游客,在里面转一天都没有把该看的点都看全,她给我们的建议是,走左边的路线为主,这里主要就是澳洲本土动物,然后要根据表演时间去看海狮表演和鸟类表演。

这是入口处树上的树袋鼠:

树袋鼠是生活在树上的袋鼠科动物。它们分布在新几内亚、昆士兰极东北区及邻近岛屿的雨林。大部份都是生活在山区之中,也有几个物种栖息在低地中,如皂树袋鼠。

树袋鼠相信是演化自与现今袋鼠及小袋鼠相似的祖先,仍保有一些袋鼠科在平原上生活的适应性,如巨大的後脚及窄长的脚掌。树袋鼠发展出很长的尾巴,用以平衡身体;前肢强壮,适合攀树。脚稍短及阔,有很长的爪,脚掌具弹性,都是适合抓树的特徵。

相信所有袋鼠的祖先都是细小的树栖有袋类,就像现今一些美洲的负鼠。自这些祖先走到地上来,开始演化出适合地上频繁运动的身体後,就分支出最早期的袋鼠科。树袋鼠的祖先为何又回到树上则不详,但相信是因缺乏广阔的地方所致。树袋鼠在地上行动很缓慢及笨拙。它们会以行走的步伐及笨拙的跳跃方式来运动,并会将身体向前倾来平衡重重的尾巴。但当它们走回树上,它们却十分灵活。它们以前肢抱著树干,并以强壮的後肢跳跃来攀树。它们是飞跃的能手,可以跳逾9米,更可以从高18米的树上跳落地上。

随后CHING引导我们来到考拉园:

这是一段视频,可以听到CHING的部分介绍语音:

树袋熊,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

我们今天还有幸拍下它跳跃的一瞬:

萌极了:

随后CHING引导我们来看鹤鸵。

鹤鸵(Cassowary)是鸟纲鹤鸵目的鸟类,共有1属3种3亚种。是世界上第三大的鸟类,体形仅次于鸵鸟和鸸鹋,翼非常退化,比鸵鸟和美洲鸵鸟的翅膀更加退化。鹤鸵和美洲鸵鸟一样,也有三个脚趾。该科物种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等地,鹤鸵的脚上三趾每趾都有锋利的爪。中趾的爪就更像匕首,长毫米。这爪特别危险,它们可以以时速50公里穿越密林,利用头上的骨盔推倒小树及丛林。它们可以跳跃达1.5米高,且是游泳能手。

BlueQuandong土著名字是JANBAL,这是一种生活在热带雨林的高大树种。能高达35米。这是一种檀香木种,但是同时也结蓝色的果实。这种蓝色的果实是鹤鸵最喜欢的食物,有趣的是,这种果实要经过鹤鸵的消化与排泄后,其种子才能正常发芽长大。故这块牌子写的是NoCassowary,NoBlueQuandong:

CHING很认真地帮我们寻找鹤鸵,终于找到它了,它躲在几棵大棕榈树之后:

我们还拍了一张宣传画上的鹤鸵全身照:

CHING带我们去看澳洲本地另一个特色动物:鸭嘴兽。

鸭嘴兽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它是未完全进化的哺乳动物,种类极少,同属之中只有鸭嘴兽一种动物,也是最低等的哺乳动物之一;18世纪后期,乔治·肖收到鸭嘴兽标本,以为这种生物是恶作剧的产物,后于年命名。鸭嘴兽嘴和脚像鸭子,而身体和尾部像海狸。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

鸭嘴兽为哺乳动物,虽然母体也分泌乳汁哺育幼仔成长,但却不是胎生而是卵生。鸭嘴兽将卵产于巢内,每次2-3卵。卵比麻雀卵还小,彼此粘在一起,经过两个星期的孵化,小鸭嘴兽诞生。孵卵期洞口堵塞,孵出的幼兽发育很不完全,鸭嘴兽既无育儿袋也无乳头,成束的乳腺直接开口于腹部乳腺区,幼兽用能伸缩的舌头舔舐乳区的乳汁,哺乳期大约五个月。靠母乳喂养4个月方能自己外出觅食,2岁多便算成年,寿命一般为10-15年。

由于鸭嘴兽能像爬行动物或鸟类般产卵;卵孵出后,又能像哺乳动物般喂奶水给幼仔,这违背科学家们已有的对哺乳动物和非哺乳动物的划分。经过多番争议和研究,科学家们终于得出结论:这种奇异的生物属于“monotremes”家族,即“卵生哺乳动物”。这种动物代表着从爬行动物向哺乳动物进化的一个环节。

我们随后进入鸭嘴兽的小屋观看它:

并拍摄了一段视频:

离开了鸭嘴兽的小屋,我们来看袋獾。

袋獾(学名:Sarcophilusharrisii),亦被称作塔斯马尼亚恶魔(TasmanianDevil)、“大嘴怪”,是一种有袋类的食肉动物,现今只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袋獾是全世界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有袋哺乳动物,同时也是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特有的生物种类。

袋獾出没于灌木与高草生境中,昼伏夜出。行走时总在不停地嗅地面,似乎在寻找食物。食性以肉食为主,吃昆虫、蛇和鼠类等,偶尔也吃些植物。袋獾是名副其实的“昼伏”动物──它们虽然不在日间出动觅食,但却喜欢在太阳下休息。袋獾在塔斯马尼亚随处可见,对干燥的硬叶树林或接近海岸的林地尤其钟爱。它们昼伏夜出,日间栖身在茂密的灌木林或地洞之中。小袋獾能爬树,但成年袋獾就不能。另外袋獾也能游泳。它们喜爱单独行动而不成群出没。袋獾的活动范围介乎8至20平方公里之间,常常与其他动物的领地重叠。

袋獾可吃进一只小型的沙袋鼠,但实际上袋獾奉行机会主义,而它们常吃腐肉多于捕猎活的动物。袋獾喜好的食物为袋熊,然而它们也会视乎周围的食物多寡进食其他家畜(如绵羊)、鸟类、鱼类、青蛙以及爬虫类动物。袋獾每天平均吃掉相当于其体重15%的食物,但情况许可的话它们也会在半小时内吃掉相当于其体重40%的食物。除了普通的肉和内脏,袋獾也会吃掉猎物的毛皮和骨头。农民对袋獾的这种习性甚为欢迎,因为它们令那些能够伤害家畜的昆虫因为没有腐烂组织可吃而绝迹于农场。

袋獾以它那独特的嚎叫声和暴躁的脾气著称于世,塔斯马尼亚最早的居民因为被夜晚远处传来的袋獾可怕的尖叫声吓坏了,再加上它有着红红的耳朵,因此称它们为“塔斯马尼亚的恶魔”。

袋獾喜欢吃腐食的特性既是优势也是劣势,澳洲的公路上偶尔会有袋鼠被行驶的汽车撞死,袋獾跑过来吃袋鼠的尸体时就有可能被后续的汽车撞死。在这个袋獾的保育院内,就模拟了这样的一个公路及袋鼠尸体的场景:

我们拍的一段视频:

随后我们来到模拟澳洲农庄,看到包括绵羊、火鸡、蜥蜴在内的多种动物:

和澳洲农庄内的多种物品:

这是最小的一种沙袋鼠:

大约13点20左右,CHING要离开我们了,她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两个动物表演的时间,以及其它建议我们观赏的动物,我们挥手告别。

我们在动物园的桌椅处休息,顺便吃带来的零食,几只鹦鹉来就食,我们没有主动喂它,顺其自然:

一只尖嘴鹭鸶也在一旁游荡:

继续我们的寻觅,看到一只岩袋鼠:

岩袋鼠的形态和大赤袋鼠、大灰袋鼠相似,但其体型较小,体长90~厘米,尾长70~90厘米,体重为60~70公斤。腿、足较短且粗。脊椎动物,哺乳纲,有袋目,袋鼠科。或称大灰袋鼠。为古老低等哺乳动物。体长约2米,尾长约1.2米,体重约67~公斤。前肢较小,后肢极为发达,趾有并合现象,第4趾特别大,适于跳跃,快速跳跃时,一跃可达7米,一般每小时可达48公里,最快时可超过60公里。休息时,可用后肢和长尾支持身体。以植物为食。雌兽腹部有一育儿袋。由于无胎盘,仔兽发育未完全便产出;新生仔兽身体极小,仅有3厘米长。本能顺尾部腹侧爬入育儿袋内。育儿袋内有乳头,母兽可用乳汁哺育使其继续发育。

岩袋鼠主要生活于多岩石的干旱的丘陵山区。生活习性与大赤袋鼠、大灰袋鼠相似。只是它们的食物比较粗糙,除树叶、草、根茎外,还经常吃一些较硬的多刺植物。岩袋鼠有较强的耐渴能力,这是在干旱环境中形成的生活习性。1~2岁性成熟。寿命18~20年。岩袋鼠是单独或以小群生活的,但若食物不足时,它们会聚集为大群。每一小群一般约有2~10只岩袋鼠,但有时也会达至几百只。

根据地图,我非常想找到另外一种卵生哺乳动物---针鼹。

卵生哺乳动物有两种,都生活在澳大利亚,就是鸭嘴兽和针鼹。针鼹又称刺食蚁兽,身上即有毛又有棘刺,喙长,以白蚁等为食,擅长挖掘。针鼹虽为卵生的单孔类,却也有育儿袋,卵直接产到育儿袋中孵化,而孵化后幼兽继续在袋中生活一段时间。

我问了动物园内的其他工作人员,确认我们找到地方没错,但现在针鼹们在休息,故我们看不到它们。我们还多等了一会,考虑到海狮表演的时间要到了,就只能放弃了。

海狮表演:

我们在这里还看到了澳洲企鹅。

大部份人认为企鹅只住在寒冷的南极(请注意:北半球没有企鹅)实际上只有两种企鹅是真正生活在南极大陆上的。其他种类的企鹅足迹可遍布南半球许多岛屿,如南美洲沿岸,非洲南端,澳洲与新西兰,在气候上跨越了寒带,温带,与热带;分布最北的一种企鹅甚至在赤道附近一个叫加拉帕哥岛(GalapagosIsland)的地方。奇怪的是:企鹅从不会跨过赤道线跑到北半球。

澳洲鹈鹕(学名:Pelecanusconspicillatus)是一种大型涉禽,分布在澳洲及新几内亚、也有在斐济、印尼及新西兰。

15点整是鸟类表演的时间,我们提前几分钟到达看台,这里可以直接看到海港大桥、歌剧院、CBD区:

大约16点多,我们准备离开塔龙加动物园了,这里的许多非澳洲的动物,我们就没花时间去看了,这是路过的一处熊园:

我们从动物园的南门出来直奔码头,上船回到了环形码头。

我们明天就要离开悉尼了,几位大人商议了一下,考虑到想去DFS买一些免税品(怕离境前在黄金海岸买不全,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又应该把孩子们带回酒店休息并准备晚饭,故我们决定兵分两路:我和添妈带着3换个孩子先买菜再回酒店,波的爸妈、木子的爸妈这四位去DFS购物,并带上了添妈的购物清单。

他们4位直奔DFS走去,我来到环形码头的铁路售票处买票,并注意到为了推行OPAL卡,新州政府准备在今年9月1日之后停用多种周、月、年票:

买票时,我说了我们是两个大人和3个10岁的孩子,原以为像这两天一样,3个孩子可以共用一张票的,没想到售票员问我“这3个孩子是不同的家庭吧?“我回答YES,然后她就卖给我2大3小共5张票,我还是有些不明白,为何大人都在场的时候,分属不同家庭的孩子可以享受优惠票,但现在却又不行?我的英语水平还不足以沟通如此的细节,故就不再琢磨,买票走人:

我们要先去TOWNHALL附近的超市买菜,故需要向左方向乘车:

上车后,添妈与3个孩子一起讲笑话:

原本想在TOWNHALL下车后去WOOLWORTHS或COLES两个大超市买菜,不过在TOWNHALL下车后,在通道两边的商铺里看到这样一家小超市,好像是中国人开的,品种较全而且有多种中国调料卖,故我们就在这里买了菜回去。

把添妈和孩子们送回酒店,我再回头乘坐地铁去环形码头接购物的几位回来,在车上我开始研究这座位是如何换向的,原来是把靠背直接拉过来,比国内动车组的整体旋转方式要方便许多,不过这种方式似乎不适用于高靠背的情况。

一起回到酒店后,我们又展开晚餐行动:

色香味俱全,荤素搭配:

今晚的主食是咖喱牛肉:

悉尼的三天之旅就要结束了,明天我们是中午12点40的飞机飞往墨尔本的爱瓦隆机场,并准备三天的自驾行,出发前一直担心大洋路冬天自驾会遇到风雨天气,晚上睡觉前特意查询了墨尔本的天气,还好,我们即将停留的7号、8号、9号三天预报是无雨,10号那天预报有雨不过那天我们是离开墨尔本飞往凯恩斯。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最好
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lanhaishi.com/xxlhswxtz/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