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海豹
它们是海洋中最受欢迎、最可爱的居民,但是你能区分海豹和海狮吗?在讨论海豹与海狮之间的差异时,我们可以找到与其解剖学和性格特征相关的七个主要差异。 海豹和海狮同属鳍足类动物;鳍足类(Pinnipedia)动物是一种分布广泛、食肉、鳍足、半水生的海洋哺乳动物。其中包括海狮科(海狮亚科和海狗亚科)、海豹科(海豹亚科和僧海豹亚科)以及海象科(海象是该科现存的唯一物种),现存的鳍足类动物共有33种,从化石记录中发现的已灭绝鳍足类动物有50多种。鳍足类动物起源于万年前亚北极地区适应淡水湖泊生活的熊超科陆生食肉兽,后来发展出了两个分支。鳍足类动物的身体呈纺锤形,四肢皆为鳍状肢,以帮助它们在陆上及水中活动。你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鳍足类动物的身影,从生活在寒冷北极的海象(Odobenusrosmarus)到生活在温暖太平洋的夏威夷僧海豹(Neomonachusschauinslandi)。 海狮科(Otariidae)由海狮亚科(Otariinae)和海狗亚科(Arctocephalinae)组成;其中海狮亚科包括现存的5属6种和已灭绝的日本海狮(Zalophusjaponicus)。与海豹科动物相比,海狮科动物还保留着相对较好的在陆地上生活的特征;它们能够适应半水栖的生活方式,在水中觅食和迁徙,但在陆地或冰面上繁殖和休息。极地、温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均有海狮科动物生活的足迹,在北冰洋和南极洲的海洋中的数量最高。 海豹科(Phocidae)由海豹亚科(Phocinae)和僧海豹亚科(Monachinae)组成;除了更多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僧海豹,它们集中分布于南极地区,其他大多生活在亚极地及温带海洋区域;其中贝加尔海豹(Baikalseal)是唯一一种淡水海豹。海象(Odobenusrosmarus)是海象科(Odobenidae)的唯一物种,它们与其他鳍足类动物最大的区别是其如同象牙般发达的犬齿,且雄性和雌性海象都长有长牙。海象主要生活于北冰洋海域;此外,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也有其踪影,它们通常群居于浮冰或海岸附近。 最容易混淆的“海狮”和“海豹”该如何分辨? 耳朵 上:加州海狮(Zalophuscalifornianus)、下:灰海豹(Halichoerusgrypus) 分辨海狮和海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耳朵;海狮有可见的外耳廓,而海豹却没有外露耳廓。海狮科动物的耳廓一般只有约5cm长,内有软骨,外部尖。而海豹的耳朵极小,退化为只剩下两个耳洞,在游泳时可自由开闭。 在鳍足类动物中,海豹科和海象科动物是没有外耳廓的,只有海狮科(其中包括海狮和海狗)是具有可见的外耳廓的。除此之外,海狗与海狮还共同具备相对较长且肌肉发达的前肢,以及用四肢行走的能力。而海狗与海狮的主要区别在于海狗的的身体结构相对更小,体表覆盖浓密的绒毛,并具有更加明显的性别二态性。 四肢 上:南海狮(Otariaflavescens)、下:豹海豹(Hydrurgaleptonyx) 按照比例而言,海狮科动物的前肢和胸肌相比海豹科动物要发达得多,它们的前肢长且宽,非常有力,其后肢相对较短,可以弯曲到身下,以帮助它们在陆地上用四肢行走。海豹的四肢同样呈鳍状,但前肢较后肢短,且后肢不可弯曲到身下。如果你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它们爪子的不同之处:海豹覆有毛的鳍脚皆有指甲,其指甲为5趾,趾间具蹼形,成鳍状肢。而海狮的前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表皮,前肢第一趾最长,爪退化。后肢的外侧趾较中间三趾长而宽,中间三趾具爪。 体型 海狮的体型一般更加修长,而海豹的体型相对更加圆润。海豹通常比海狮体型小,从体长1米、体重45公斤的贝加尔海豹(Pusasibirica)到体长5米、体重公斤的南象海豹(Miroungaleonina),我们可以看出海豹科物种间的体型大小和重量差异很大。南象海豹不仅是最庞大的鳍足类动物,还是迄今为止食肉目最大的成员。海豹的身体比海狗和海狮更具有流线型,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支持其长距离游泳。 相对于海象,海狮的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不超过2米。海狮科同海豹科一样,个体体型差异较大。北海狮(Eumetopiasjubatus)为海狮科体型最大的一种,雄性北海狮的体长平均可达3米,体重可达公斤;而雌性加拉巴戈斯海狮(Zalophuswollebaeki)的体长只有一米,体重仅为75千克。所有海狮科动物的两性异形都相当大,它们的性双态性是其特殊的繁殖方法导致的。 皮毛雄性海狮成体的颈部及肩部周围生有长而粗的鬃毛,其体毛为黄褐色,背部毛色较浅,胸部及腹部毛色较深。而雌性海狮的体色比雄性淡,且没有鬃毛。与海豹科动物不同,海狮科动物皮毛的更新在不断进行,没有一定的换毛期;且海狮科动物的皮下脂肪层一般也比海豹科动物的脂肪层薄。根据物种的不同,海豹的皮毛颜色从白色到灰色再到棕黑色不等,有时还带有黑色或浅色斑点。 行走 澳洲海狮(Neophocacinerea) 海狮科动物能够利用鳍足在平地上行走;在不平的地面上海狮科动物也可以奔跑以躲避危险,受过训练的海狮甚至可以攀爬梯子。在陆地上运动时,海狮科动物主要是使用伸出的前肢,其“手腕”可以向外翻转90°,将身体支撑起来。海狮的后肢呈鳍状,可以向前弯曲折叠到体下,将其身体向前顶。 而海豹却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它们的前肢相对较短,其后肢已退化为与海狮及海狗等物种相异,不能向前弯曲,故不能像海狮那样行走。所以当它在陆地上活动时,并不能用四肢将身体支撑起来,而总是笨拙的拖着累赘的后肢,用前肢和腹部扭动身体爬行,并在地面上留下一行扭曲的痕迹。 游泳 豹海豹(Hydrurgaleptonyx) 海豹在水中游动时,它们的后肢充分发挥作用,为其提供动力,海豹的前鳍主要是用来控制方向。海狮科动物在水中主要是依靠较长的前肢推动身体,使用前肢作为滑浆前进,后肢遥在身体的后端与尾部连在一起,可在水中灵活运动。 社会性 海豹比较孤僻,它们待在水里的时间比海狮多得多,在野外常常过着独居的生活,每年仅上岸一次进行交配。另一方面,与海狮科动物不同,海豹不会通过“吠叫”来交流。相反,它们是通过拍打水面和发出咕噜声来交流的。而海狮是一群吵闹的动物,所有的海狮科动物均是非常社会性的动物,它们往往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通过非常丰富的叫声变化互相通讯。 摘自:美国国家地理 以上图文均来自网络 END 点击下方蓝字了解更多相关文章! 潜水与渔业(二)丨大海男儿的浪漫 潜水与渔业(三)丨大海不是法外之地!你行我也行! 可以比,但没必要 失控上升,一片血云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lanhaishi.com/xxlhswxtz/4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地球另一端的艳丽,金秋新西兰南岛12天
- 下一篇文章: 345,192hellip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