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卡雷尔的《焦土》一书中宣称,年初,俄罗斯的丹尼洛夫上校在著名的《奥地利军事杂志》上公布了年苏军总参谋部完整的战争计划。该文件来自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的中央档案馆。并且文件显示,斯大林于年5月批准了大雷雨计划。

丹尼洛夫提到的“大雷雨计划”是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制定的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斯大林的目的是击垮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从而实现称霸欧洲大陆的野心。

由于希特勒率先发动了入侵苏联的战争,所以世人只知道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却对苏联的“大雷雨计划”知之甚少。

年苏联和德国虽然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斯大林知道这只是希特勒的缓兵之计,德国对于巴库的石油和乌克兰的黑土地一直垂涎三尺。

斯大林对欧洲的野心丝毫不次于希特勒,他在苏德边境部署了万苏军,在西部军区部署有辆坦克,大炮3.75万门,战机余架。

通过苏联在西部战区的兵力部署看,可以说斯大林已经做好了入侵德国的准备。之所以迟迟没有发动战争,就是因为在亚洲东部日本的动向并不明朗。

希特勒也非常清楚斯大林的野心,但是他并没有把握能同时打赢英法和苏联。希特勒唯一的希望就是在苏联实施大雷雨计划前,迅速打败西线的英国和法国。

在稳住苏联之后,德国从年开始在欧洲发动闪电战,先后攻陷波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南斯拉夫、希腊、法国,横扫整个欧洲西大陆。

苏联这边,按照斯大林原先的设想,英国和法国是欧洲强国,即便不能击败德国,也不会在短时期内被征服,德国将深陷西欧的战争泥潭。

当德国在西线与英法打得不可开交之际,苏联可以从东线入侵德国,一举击溃希特勒的德意志帝国,然后再收拾英国和法国。

斯大林和希特勒的算盘打得都很好,然而希特勒没有想到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顽冥不化死不投降,斯大林没想到的是法国居然败的那么快。

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和苏联的大雷雨计划的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德国在西线战场推进速度,两国相互制定的入侵计划都在等待时机。

希特勒知道如果再和英国耗下去,斯大林将提前发动对德国的入侵,因此他放弃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将围困敦刻尔克英法联军的坦克部队迅速调往苏德边境。

当法国陷落的时候,斯大林就已经感觉到德国的下一个进攻方向将是苏联,因此他迅速批准了参谋部制定的“大雷雨计划”。

按照大雷雨西线扩张战略计划,苏联红军将在6月12日开始进攻德国,后来由于准备不足推迟到七月开始,到时苏联计划出动个师一举荡平德国。

然而令斯大林没有想到的是,希特勒居然放弃了征服英国,率先发动的了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在年6月22日突然发动侵苏战争。

德国对苏联发动闪击战,不但打了苏军一个措手不及,更将斯大林的大雷雨计划全面粉碎。苏联在战争初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由上可见,如果希特勒不提前启动巴巴罗萨计划,继续实施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而苏联在年6月12日就发动对德战争,那么整个二战的历史将被重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lanhaishi.com/xxlhsfzfs/1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