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全球药品短缺情况,新西兰的这个常见药可能要限购了!

它就是Paracetamol,中文名扑热息痛,乙酰氨基酚,是新西兰一种最常见的退烧止痛药,我们熟悉的「万能神药」Panadol的主要成分也是它。

据悉,新的限制将从下周一(3月9日)开始执行,不过只限于政府补助的药品,大家在药店柜台购买的话暂时不会受影响。

为什么新西兰会限购扑热息痛呢?原来是因为供应方的限制。本周早些时候,全世界最大的一般类药物供应方印度对26种医药产品进行了限制。正是这一事件最终导致了目前新西兰政府补助扑热息痛的限制。

几周前就有媒体报道过

与此同时,供应方也在警告未来可能出现的短缺,生产方和运输上也频频出现中断。

政府补助的扑热息痛片一年要开出3.65亿片,该药被广泛用于止痛。

新冠病毒在新西兰出现后,有很多新西兰人表示,当自己出现不适症状,体温没有高于38度的时候,Healthline给出的第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吃点Panadol。

Pharmac(新西兰药管局)称,目前限量只适用于医生所开的扑热息痛处方,他们表示,目前国家的储备足够4个月的需求。

在新西兰,供应方要求必须要有至少2个月的药品存量,一般新西兰全国的整售零售供应链,也还会有4-6周额外的存量。

从下周一开始,医生最多只能给出1个月的开剂,而不是此前的3个月。该限制不适用于药房柜台购买,长期病患也不会受限。

Pharmac执行总监LisaWilliams表示,新冠疫情的爆发意味着全世界的供应链受到不可避免的中断,「最先出现情况的就是扑热息痛。」

「目前的暂时限量是为了让我们的合约供应方,以及潜在的后备供应方,能够有时间进行储备,指导原料供应恢复原来的水平。」

Williams称,目前扑热息痛限量供应是全球问题,「我们不知道原料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供应。」

Pharmac表示,进口到新西兰的大量药品都把部分,甚至全部的生产制造放在了中国。据悉,未来可能会有进一步的医生开剂限制。

其实,在不久前扑热息痛为主要成分的Panadol就曾在澳大利亚火过一次。原因竟然医院靠给病人吃Panadol治好了新型冠状病毒。于是不少人闻讯赶到药房采购囤货,甚至还有人做起了代购生意,一盒Panadol被炒到了上百元人民币!

货架上的Panadol被抢购一空

其实,说澳洲人用Panadol治好冠状病毒完全是一种误读。根据澳大利亚莫纳什医学中心的说法:由于院内收治的几名病人症状都比较轻,仅存在轻微感冒和发热等情况,因此医生建议通过服用Panadol这种药物对患者进行退烧,医生同时也表示目前没有任何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2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时,助理总干事BruceAylward博士曾表示,「我们认为(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仅有一种真正有效的药物,即瑞德西韦。」

瑞德西韦是美国制药公司研发的用于针对埃博拉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同样也被认为对治疗SARS病毒和MERS病毒有效。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扑热息痛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效,而它也并非万能药。

研究表明,按照推荐剂量服用扑热息痛是很安全的,但由于扑热息痛多经过肝脏代谢,过量服用可能会导致肝损伤甚至衰竭,大量服用则可能会造成死亡,此外还可能产生过敏等反应。

天维菌在此也提醒大家:最近如果有轻微体温上升的迹象,可以适合服用扑热息痛降温,并及时联系Healthline寻求帮助,千万不要直接到诊所就诊!

另外要注意:「神药」虽好,可不要滥用啊!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lanhaishi.com/xxlhsfbfw/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