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治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6172010.html

希特勒在50岁生日会上

年的今天,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下令“无限期推延”海狮计划,德国登陆英国的企图宣告夭折。这也是希特勒发动二战以来,第一次遭遇失败。

在此之前,德国在希特勒上台后很快地结束了一战后混乱的局面,经济逐步恢复,多万失业工人重新就业。

如果说这些迅速的复苏为希特勒赢得了德国大部分的民意,那么年用6周拿下法国,1天征服丹麦,5天攻占荷兰这波猛如虎的操作则足以让希特勒在德国民众心目中封神。

然而对英战争的失利直接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从而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随着此后一系列的战败,柏林被攻克,第三帝国神话轰然倒塌,希特勒与新婚妻子在总理府的地下室饮弹自戕。

大肆屠杀犹太人、发动侵略战争、建造生育农场……一个如此穷凶极恶的政权领导人为什么当时会得到大量民众的支持?

他在第三帝国最不可一世的时候又怎么会戏剧性地急速败亡?

有历史学家这样设想——如果希特勒在年死掉的话,他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德国人。

近日,历史学者张明扬、书评人维舟先生围绕由第三帝国亲历者威廉·夏伊勒的经典著作《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深入探讨了这些历史悬案。

初期成功带来幻觉

“让德国更伟大”是一个吸引人的承诺

张明扬:这些年中国互联网上讨论第三帝国,非常喜欢纠结的一个问题是:希特勒是不是靠民主选举上台的?年时(上台前一年)他只握有30%的民意,所以很多人说他并非靠民主上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上台之后恢复经济的速度,以及让万失业工人迅速实现充分就业,第一波就收割了大部分民意。这万人日后基本上都成了他的铁杆票仓。

维舟:《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威廉·夏伊勒当时就在柏林,关于德国人对希特勒上台的反应,这本书里就有大量的记载。

德国人当时之所以选举他,主要原因与其说是喜欢纳粹党,不如说是对原来自己现状的不满。德国当时正经历一个非常混乱、分裂、痛苦的时代。大家都渴望结束这种分裂混乱,希望得到一个统一的局面。至于谁上台,通过什么手段结束这种分裂,他们是不在乎的。

德国马克贬值

为什么选择了纳粹党呢?

因为在当时看来,纳粹表现出来了特别坚决的想法。虽然希特勒后来的行为特别奇怪,但当时他是非常有政治手段的。他向不同的势力都做了妥协,保证不会太快打破现状,对不同的阶层都有一些许诺。他当时的承诺是“让德国更伟大”,德国人的想法是既然(现状)已经这么烂了,那不如就换一个人做做看,会怎么样。

当时大量的调查以及事后的采访都证明,很多人一直都认为那时是挺“美好”的。因为德国人之前的状况太痛苦了,希特勒在最初几年里的确是让人难以置信地做到了这些:比如短期内建造高速公路,保证普通民众的出行;确保了就业率;提出一些可以说是超前的理念,如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等。当时的反对声音觉得太冒险,但如果说希特勒能够帮他们做到,同时又没有风险,那他们是喜欢的。所以这就是问题所在。

欢乐获得力量

纳粹德国的大型休假组织

张明扬:这有点像夫妻两个人,老公非要去赌,妻子觉得风险很大,不可以这样。但老公一次一次上赌桌,赚了百分之几十,妻子这时候实际上是高兴的。当时的德国就是这种心态,怕赌输了,但对赌赢了的结果还是很高兴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希特勒年发动战争之前做的事情,其实是在一次次地“打脸”——有人抨击他是没有经验的民族主义者,不可能解决经济和失业等问题,对这些声音都啪啪打脸,收割之前并不认可他的民意。

维舟:希特勒初期采取的一些措施,现在来看的确是非常冒险。但当时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为他顺势而行。比如,奥地利主流的民意是赞同德意志统一的,因为奥匈帝国曾经是最大的帝国,而奥地利实在是太小了,难以单独生存。而当时《凡尔赛条约》禁止奥地利和德国合并。据统计,97%的德国人也赞同希特勒吞并奥地利,虽然这个行为是违背条约的。

成功的结果让他对自己也产生幻觉,德国人也相信了他的“能力”。其实希特勒只有初中学历,但他成功后,你会觉得这个人好像头顶有“光环”。

喜欢飙车,每天吃28种兴奋剂

他是个性与世界观极端的赌徒

维舟:有人问假设希特勒当时见好就收,纳粹德国变得正常化,那么他会败亡吗?或者说德国会不会变成一个正常国家?

其实很难讲。举个例子,当时欧洲有三个法西斯国家: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西班牙的佛朗哥,他拿下西班牙后就不对外进攻了,在二战期间他居然还保持中立。结果佛朗哥一直执政到年去世为止,最后把权力交还给西班牙国王。那么,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有可能会走上这样的道路吗?回过头来看,这个假设或许可以存在。

希特勒与德国民众

但如果对希特勒和纳粹德国了解深入一些,就会发现这是不太可能的。为什么?因为他的个性就是一个非常走极端的人,他不会见好就收,只会加大筹码,再来一次。之前戈林曾经劝过他,不要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桌上,稍微留一点退路。但希特勒当时说,我每次都是把所有筹码全压在桌上的。他的世界观极端,认为每个种族之间就是残酷斗争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他的逻辑是自洽的,他认为强者天然支配弱者,如果德国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那它也没有必要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因此他不会妥协,不会投降。如果说当时把苏联打下来,希特勒也不会停手,会继续进攻美国,进而支配全世界为止。

张明扬:希特勒这种赌徒心态还存在一个变量就是,在德国内部没有人阻拦他,很多人觉得他只要活着就不会收手。很多历史学家设想如果当时他突然得病身亡怎么办,他的历史评价终会有怎样的改变。我记得译林的《解读希特勒》中,有一位历史学家就这样设想——如果希特勒在年死掉的话,他可能会成为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德国人。

作者:[德]塞巴斯蒂安?哈夫纳译者:景德祥ISBN:5

译林出版社年版

维舟:这个的确有可能。可以说他的个性支配了当时德国的发展。为什么他一个人能决定整个国家的走向?

那时,德国人感觉国家就像一辆破车已经不能开了,但希特勒上来之后,这辆车恢复了动力。然而慢慢你就发现,这辆车开得比原来快了,越开越快,你已经感觉有点危险了,但没有刹车,已经晚了,它停不下来了。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吊诡的地方是,早先使得希特勒成功的因素,正是造成后来他失败的因素。这种成功只能在局势还比较顺的情况下有可能,而越到后来就越是逆势而行,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力量都无法支持。但那也没有什么能阻止他,除了战败。希特勒到后期一直都在服药,每天要吃28种药,兴奋剂,就像吸毒。越陷越深,这是一种自毁倾向的行为。

希特勒与纳粹青年团

张明扬:在开车途中,刹车坏掉,除了车毁人亡,没有其他结果。所以他败亡的命运也是不可阻挡,是必然的。

其实希特勒本人对于(第三帝国)兴和亡的兴趣没有那么大,因为他既不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不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是一个种族主义者。他打二战目的有两个,第一是证明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有权去统治世界。如果失败他就赴死,然后让人毁灭整个民族。因为在他看来,被打败了就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他的心态是很病态的。如果他不把犹太人赶走,原子弹就可能是德国发明的了。

维舟:希特勒不理性,他身边的人也说过他的工作习惯是很特殊的,日夜颠倒。他是敏感式、直觉式的判断,追求绝对,不是相对,所以不会见好就收。他是不遗余力的。

希特勒偏好新奇、冒险的计划,比如镰刀计划。他还很喜欢飙车,在压抑的时候会以很快的速度在柏林市内飙车。他很喜欢创新的东西,是第一个坐飞机到各地去做演讲的领导者。他偏好最新颖、最潮流的科技,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使命。

没有力量能够约束希特勒也是因为他的信念,比如他认为国家只是他实现种族目标的工具,如果不能实现的话,国家也没必要存在。他也认为纳粹不是一个政党,只是一个运动,不停地向前。但问题在于,运动肯定有一天会遇到障碍不得不停下来,到那一天,整个体系就会崩溃得特别快。

第三帝国的败亡并非军事问题

张明扬:我觉得我们在聊第三帝国的兴亡,包括德国法西斯、意大利法西斯,阅读《第三帝国的兴亡》这本书时,不要先入为主认为是希特勒还是谁的军事指挥出了什么问题。如果稍作研究就会知道,这不是军事的问题。

以当时纳粹德国、日本的国力能打成这样,已经算是意外。刚才也说,这是一个自我毁灭的过程,怎么打都是失败的。二战固然是一场战争,但核心在于这是一场不可能胜利的战争。通过各方面的经济数据、国力对比,第三帝国都是处于绝对劣势的,换成任何一个征服者,都不可能胜利。

维舟:这里面涉及一个问题,我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有一个深深的感受,就是不管怎么样,一个国家、种族再强大、再优秀,但你要承认,这个国家、民族的资源是有限的。但希特勒不承认这个有限性,他认为是无限的。

我们在其他地方也会看到很多这样类似的故事,一个能力本身有限的年轻人,实现了一个目标后,胃口越来越大,但人的精力、资源总归有限,而欲望无限。当你不知道停下来的时候,你总有一天会是自我毁灭的。以德国当时的国力,不毁灭是违背天理的,是不可能的。

张明扬:我顺着维舟的话说,当时法西斯国家有三个,其中意大利在二战中的存在感相对低,它的作用相对少,所以失败后受到的惩罚也比较少。在赌博的过程中,它参与得最少,最后损失得也最少。这一点还是挺有意思的。想听听维舟兄说一说这三个国家的对比。

希特勒与墨索里尼

维舟: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意大利人会觉得法西斯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生活中完全可以说一套做一套,但德国是没有变通的。直到年7月份战败时,意大利一直都没有驱逐犹太人。

特别讽刺的一点是意大利出兵占领了法国南部的八个省,当时法国驱逐犹太人还是很厉害的,结果意大利占领后,说我们要人道一点,开始保护这些犹太人。法国人最后求助德国人能不能帮忙处理这些犹太人。意大利人是很务实的,他认为犹太人还有用。可能从意大利人的角度来讲的话,认为德国人居然真的就那么认真,简直难以置信。所以后来意大利是半心半意的,美国人打过来的时候意大利很快就投降了。他们看到大势已去,就不会顽抗到底,会给自己留下退路。

然而第三帝国从上到下易走极端,不给自己留退路。所以希特勒会觉得最后自己已经用尽全力,也就心甘情愿去自杀了。

听完两位嘉宾的对谈,你对第三帝国覆亡的深层原因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希特勒是如何从维也纳的流浪汉,变成人类历史头号战犯的?奇迹般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怎么会“放走”33万英法联军?

……

著名历史学家、第三帝国亲历者威廉·夏伊勒结合自身经历与多吨的机密档案写就的《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全景式描绘了纳粹德国从兴起到败亡的全过程,放大镜般地为你揭秘历史的每一帧细节,甚至精确到分钟,成为研究二战、研究纳粹德国无法绕开的一本书。

本文原刊于《北京青年报》

经授权转载,有删改

著名历史学家、第三帝国亲历者

威廉·夏伊勒写就

讲述第三帝国史的标杆之作

长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位

至今仍被列为

“写给大众的纳粹全史”中最适合的一本

译林出版社独家版权

本期编辑:大玉

往期精彩

让朋友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lanhaishi.com/xxlhsfbfw/5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