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生活在新西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欢迎把“小才”设置成星标哦~ /// 作者:新西兰Eric 来源:壹观新西兰(ChinaNewZ) :我们一家四口的家庭总结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没有做到每天总结三次,那么趁年刚刚到来之际总结下我们全家的吧。 不确定你是否会将这篇文章看完,但这篇文章是对我们全家生活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对于我以及我的家庭都是一个值得回忆的一年。 年有天,和其他年份没有太大的区别,感觉时间过得还是那么飞快。话说过了这个年我们来新西兰也马上快要两年了,稍不留神竟然走了这么久。今天我会以季度为顺序来总结我们全家的,欢迎围观。 1年第一季度1.我在国内出差过年 过完圣诞、元旦假期没有多久就去青岛出差了。当时在青岛出差了两个周,又赶上过年,正好在老家过了个春节。除了天没有新西兰蓝、多些雾霾之外,其他真的不错。 左图是从酒店望出去的景观,绝对算得上好天气了,还能看到青岛金沙滩啤酒节的标志性建筑。右图是过年的时候在老家,几乎每天都是这个状态。 当然在国内确实挺爽的,每天好吃好喝的,特别是吃的,花样实在是比新西兰多多了,并且不用自己做。 上图是在青岛比较常见的海鲜锅,达尼丁也是海边城市,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吃法,也没有见到过这么丰富的海鲜。 平常老家的房子都是空置的,父母在哥哥家里住,也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能真正利用起来。哎,不曾想下次在老家过年会是什么时候,也不曾想什么时间再次体验国内的春运。 上图是典型的鲁西南农村的院子、房子,小时候父母为了补贴家用,满院子里都是羊和鸡,早上起来全院子都是鸡粪、羊粪,味道真的是非常浓郁。现在院子倒是非常干净了,不过过往的生活更让人怀念。 我们弟兄三个也第一次坐在一起看电影,从右到左分别是老大、老二和老三,每人相差两岁半,是不是已经很难分清楚年龄了。 2.她娘仨在达尼丁过年 不过辛苦她娘仨了,不会开车,出门基本上靠走,三个人简简单单的在新西兰过了个年。今年如果在春节的时候有机会出差的话,我也不会考虑了。不过在新西兰她们过年的传统还没有丢,特意让同事的女儿写了一副对联挂在了大门上。 当然在国内出差、过年想娃想媳妇的时候可以视频,不得不感叹科技的发展对于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前高昂的越洋电话再也不用打了。 3.三月份在带娃玩中度过 1月和2月基本上就是在度假、出差和过年中度过了。三月份在新西兰算是一个非常好的月份,是周末带娃在各个景点玩的好时候。 下面的两篇文章也都是带娃在三月份游玩之后写的,欢迎点击图片进行查看。 年的第一季度就这么安安静静、平平淡淡的过去了。 2年第二季度1.哥哥上幼小衔接班 第二季度我们家的第一件大事是哥哥开始在MorningtonSchool上VIPclass(VeryImportantPre-schooler,非常重要的学前儿童)了,这个类似国内的幼小衔接班,每个周去学校和已经入学的小朋友在一起上一个半小时的课,提前让孩子适应小学的节奏。 2.妹妹开始和哥哥一起上幼儿园 柠檬和哥哥一起上幼儿园了!天气也开始变冷了,柠檬6月份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穿的很厚了。 左图是柠檬第一天上幼儿园,和哥哥同校同班(新西兰很多幼儿园是不分班的),有哥哥的陪伴还是非常幸福的。右图是老师拍的照片,几乎每张都有哥哥的身影,虽然两个成天在家打架,不过出去还是一对好兄妹。 3.各种不同方式的带娃玩 复活节的时候沿着Southernscenicroute(南部观光线),从达尼丁到了Invercargill,旅途中也是有非常非常多的乐趣。 我们在5月份还完成了一次3.9公里的徒步,两岁八个月的妹妹独自完成徒步。6月份去Waimate和同事家的孩子一起去喂小袋鼠。 哥哥上VIPClass,妹妹开始和哥哥一起上幼儿园,这是第二季度的两个对于我们家来说比较重要的两个事情。 3年第三季度1.壹壹幼儿园毕业、媳妇一人带俩病娃回国 壹壹8月份满5周岁,满五周岁的时候就要和幼儿园的老师同学们告别了。因为我们要回国,所以在幼儿园提前给壹壹过了个别开生面的生日会(左图),幼儿园老师还给壹壹颁发了幼儿园的毕业证书(右图)。 本来壹壹幼儿园毕业之后,应该去MorningtonSchool读小学的。不过因为公司项目需要,我又被派去青岛出差。这次是要和老婆孩子一起回去,所以我们壹壹上学就推迟到我们从国内回来之后了。她们也一年多没有回去了,回去之前老婆孩子都非常兴奋,柠檬对中国已经没有太多的印象了(来新西兰的时候柠檬才一岁半,回去的时候马上3岁了)。 (上图为达尼丁机场) 我的机票是公司给买的,她们的机票肯定是要我们自己买。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竟然给她们买了提前一周的机票。后来打算改签,改签费比机票费还贵好多。好吧,我们决定将错就错。 就这样一个妈妈带着俩娃,要坐三班飞机(达尼丁——奥克兰——广州——青岛),再加上一列火车才能到家。如果孩子一路身体好还没有太大问题,老大晕车晕飞机,老二一路上听媳妇说拉了4-5条裤子。真心辛苦媳妇了,据说是今生最难度过的旅程,好吧,给妈妈鼓个掌吧。 上图是媳妇到家之后发的一条朋友圈,哎,看着都挺心酸的。下次买机票,我一定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2.写文章 其实她们娘仨走了之后,我也没有闲着。她们走了之后我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在写那篇介绍达尼丁的文章了,那篇文章写的确实非常辛苦。我在达尼丁的两个周末的时间,再加上所有业余时间都没有整理出来那篇文章。 文章里有很多照片,为了做到尽可能全部是原创,周末或者下班之后专门去拍摄照片。里面有很多数据,要从新西兰的统计局网站上下载下来之后再做分析,并且要通俗易懂的展现出来。另外还想要把达尼丁展现的更全面、更真实、更客观,所以硬生生的在回国之前没有整理出来。 回到国内出差两个周,完全没有时间以及心境去写文章,所以就搁置了起来。出差完,在国内休假了两个周,又开始把这个整理这篇文章了。特别是在国内的最后一个周,基本上晚上12点左右睡觉,早上5点多起床来写文章。壹壹早上起床之后总是纳闷说我怎么不睡觉,一晚上都在工作呀。 当时让媳妇还有我姐帮忙去审稿,看看有没有什么错别字,不通顺的地方。她们说写的挺好的,就是太长了,看不完。不过她们说如果对达尼丁感兴趣,想去了解达尼丁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非常棒的文章。欢迎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该文章: 后来也证明这篇文章确实很成功,文章不仅被各个大V转载,并且在第四季度还获奖了,等下会在第四季度总结里具体介绍。 3.在国内的出差 在国内的出差也比较顺利,按照计划完成了工作。当时在国内正好是夏季,之前一直在青岛上班,回去见到的基本上都是老面孔。所以哈啤酒(青岛方言,大口喝啤酒的意思)、吃海鲜自然是少不了的,不过螺蛳粉可能更对我的胃口。当然工作餐加上咸菜也是非常、非常美味的。 做为质量工程师出身的我,其实更喜欢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的快感,比喝一瓶青岛啤酒感觉更爽快。总是相信方法要比问题多,但是别再同一处犯同一个问题就行,并且还要做到举一反三(好吧,职业病又犯了)。 非常喜欢下面的标语,但是英语翻译实在是不敢苟同Struggleforabetterlife,特别是在厕所附近的时候。 Anyway,在给力的青岛小伙伴的努力下,我们的产品顺利量产了。下面照片中有合作6-7年的老搭档,也有从这个项目刚开始接触的新伙伴。 (第一排左4为我本人) 这个项目在我看来还是比较成功的,过程中有冲突、有摩擦,但是目的和方向都是一致的。出差任务完成以后就开始了我们在国内的两个周休假。 4.在国内的休假 在国内以孩子大姨家做为根据地,拜访了媳妇泰安的老师,去北京看望了孩子爷爷奶奶以及大伯一家。 泰安是我和媳妇上大学的地方,还是有不少地方值得怀念的。只不过时间仓促又带着两个娃,也没有来得及怀念一下。甚至连我们各自的母校都没有看上一眼,就匆匆离开了。 左图为去济南中转的高铁晚点了,不得不挤一个绿皮火车从济南去泰安。当时没有座,好心的大姐把座位挪出来给媳妇和柠檬,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回忆。右图为两个孩子在泰山脚下。 在北京,两个孩子第一次坐地铁,在大伯家里和姐姐一起看30几层楼下的风景。这个是和在新西兰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孩子在体验着新奇,又同时在适应着国内的生活。 在北京相处最多的就是爷爷奶奶了,爷爷总是说:有三个儿子,就只有一个孙子,这个孙子还被你们弄到了国外。虽然是开玩笑,但是还能体会出老人家的心情。 左下的照片是在圆明园,右边的照片是离开北京当天和爷爷奶奶的合影。不知道下次合影会在什么时候,也许就在的新西兰吧。 在北京去了很多必打卡的景点,除了上面的圆明园,还去了下面的鸟巢、水立方。 大伯陪我们去了长城,我们全家也去天安门打了卡。 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下图是母亲准备的在北京最后一天的早餐。虽然是早餐,但是已经抵得上午餐的丰盛,真的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母爱。 从北京归来,再次回到大本营,没过几天也要和大姨一家说再见了。不过这次把姥姥一起带着跟我们来新西兰了。 (上图是临行之前大姨一家为我们送行) 两个小孩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其实他们早就期盼着回到新西兰了。他们更喜欢新西兰的室外游乐场,更喜欢不用到处牵着手、到处提防有坏人把他们带走,又可以自由奔跑的大公园。 5.接丈母娘来新西兰小住、壹壹正式上小学、柠檬独自上幼儿园 我们回国的另外一个任务是接丈母娘来新西兰小住,她老人家从来没有出过国,没想到第一次出国竟然走的这么远。新西兰和国内还是挺不一样的,特别是语言上的差异。不过还好有个华人同事的妈妈是我们邻居,她们成了好朋友,经常在一起聊聊天。 (上图是我们在去Tekepo湖路上拍摄的全家福) 从国内回来之后,壹壹开始正式上学了,成为了一名MorningtonSchool的小学生。哥哥开始了他快乐的小学生涯,当时还写文章记录了他第一周的小学生活。这个文章也花了很多时间才写出来,是我比较满意的一篇文章。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该文章: 柠檬也独自去读幼儿园了。柠檬没有哥哥的陪伴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每天在幼儿园都要哭着喊着不愿和妈妈分别。还好柠檬在幼儿园有个叫Amber的中国小女孩的陪伴,不好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安抚了下来。 (柠檬和Amber在幼儿园附近的游乐场玩耍) 在幸福和忙碌中度过了年的第三季度,非常的充实,大家从篇幅上也能看出出第三季度的分量了。 4年第四季度1.继续写文章,分享新西兰 在第四季度写了不少比较满意的介绍新西兰物价、教育以及历史的文章,除了上面提到介绍MorningtonSchool的文章,还写了三篇介绍新西兰物价的文章。 上面的这篇文章以不同的视角展现了新西兰的物价,虽然引来了不少争议,但是我还始终相信这篇文章能够给到普通想要移居新西兰朋友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因为这个就是我们正常的生活。 上面的这两篇文章要连在一起看,是相辅相成的,第二篇是针对于网友评论的回答。因为有的网友提出来了非常好的问题,比如在新西兰挣多少钱才可以不用吃老本,当然也有很多其他的评论。均把问题进行了分类,一一进行了解答。 同样,这两篇文章对于想要了解新西兰物价的朋友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考,满满的干货。另外工科出身的我,文章从条理以及逻辑上还是比较清晰的,当然从文学艺术上来说要欠缺很多。 下面的这篇文章是介绍奥塔哥大学钟楼历史的一篇文章,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之一,细细读来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第四季度花了很多时间写文章,并且写了很多自认为质量比较高的文章,帮助到了很多想要了解新西兰,想要了解达尼丁的朋友。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介绍更全面,更细致的新西兰。 2.成立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lanhaishi.com/xxlhsbhjb/6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来新西兰1年多,毕业快两年了,大家都怎么
- 下一篇文章: 公益电影3月7日星期日影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