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

几乎同巴尔干的形势一样,事实证明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是值得怀疑的。

墨索里尼同大多数意大利历史上的独裁者一样,都期望统一北非,夺取埃及的苏伊士运河,把地中海变成自己的洗澡盆。

只是这个美梦无情的被意大利军队现实的战斗力所击得粉碎。

年12月初,意大利军队的第十集团军向英国发动了进攻。在数量上,意大利军队占有绝对的优势。其数量比达到了惊人的6:1。尽管如此,意大利的进攻非但没有对英国造成较大的损失,反而遭到了英军部队的反击。

英国军队以玛蒂尔达坦克为前锋,发起了代号“罗盘”的反击行动。由于意大利的反坦克火炮办法对英国的坦克构成威胁,英军势如破竹长驱直入。

到年1月,英军的反攻行动前进了公里远。意大利第十集团军被英国消灭。13万人被俘虏,7位意大利将军也成了战俘。

德国决定支援意大利,防止北非的形势发生崩盘。

年2月,隆美尔带着两名参谋来到了北非,他们的任务,就是支援意大利的防御任务。

战争末期的隆美尔早就功勋卓著了

而初登非洲的隆美尔还只是少将

正是北非战场是的隆美尔扬名内外

在法国战役当中,隆美尔率领的是第七装甲师。当时的第七装甲师隶属于A集团军群的第4集团军,霍特上将领导的第15军。隆美尔是霍特手下的一支装甲军,另一支部队就是约阿希姆莱姆尔森领导的5装甲师。

当时整个A集团军群是穿越阿登森林实施进攻法国的主力。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担负着尖刀的任务。负责撕破法军的防线。可以说,隆美尔在法国指挥装甲师的经历为他指挥整编非洲装甲军打好了基础。

-大展拳脚,初登北非

年2月6日行动的命令由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下达给陆军总司令部和空军总司令部。

两天后第五轻装师离开那不勒斯前往突尼斯。

2月14日第5轻装师(后来更名第21装甲师)的首个单位到达利比亚的黎波里,随后它们立即被派往前线。

事实上,第五轻装师的全体部队并不是一次就到达北非战场的。由于即将展开的海狮行动,德军最高统帅部把几乎所有的飞机和轮船的运输能力都集中起来了,加之希特勒一开始只是要求隆美尔守住现有的意大利的防线而不是进攻,因此似乎并不急着把更多的军队运往北非。甚至是在第五轻装师第五装甲团的运输问题上,也是两次才得以运输完成的。

下图是第五轻装师的全员编制表

第五轻装师脱胎于德军原第8装甲师

其创立根据的就是德军对波兰战役的经验,一个装甲师只配备一个装甲团

年法国战役后,德军的装甲师编制基本完善

即采用1/1/2/3编制:1师/1团/2营/3连

图中的第特种团,明显是根据北非战场的形势需要加上去的

第五装甲团的坦克在那不勒斯港被装上货船后,不久货船起火并沉没,导致船上的10辆三号坦克和3辆四号坦克沉没。

于是指挥部临时征调从第6装甲团的10辆三号坦克。

外4月10日至14日期间,3辆新生产的E型四号坦克陆续上船出发前往非洲。

但直到5月才抵达。

年4月25日至5月6日第15装甲师的第8装甲团被分三次船运至北非。该团拥有辆坦克的兵力,包括45辆二号坦克,71辆三号坦克,20辆四号坦克,4辆小型装甲指挥车和6辆装甲指挥车。

至5月28日,全团到达北非。

必须强调,到年北非期间,尽管隆美尔表现出色,但实际上他只是领导了非洲装甲军而已,整个北非的形势是由意大利控制的。隆美尔在指挥关系隶属上服从于意大利的将军,除此之外,给予隆美尔帮助的步兵全是意大利师。

年隆美尔站在一台德军装甲师的指挥车上

3月19日,在到达北非战场1个月以后,隆美尔认定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于是起飞柏林,亲自面呈他的进攻计划。

到达后,希特勒授予其橡树叶十字骑士勋章,他也成为被授予此章的第10人。

然而,希特勒对隆美尔的进攻阿盖拉和强化非洲军战力的请求并不认同。

陆军参谋长哈尔德甚至十分厌恶隆美尔教唆希特勒进攻的行为。

希特勒认为德苏战争即将开始,希特勒和军方皆无余力去应付北非战场。对他们来说此地区也非主战场,非洲军的作用仅是鼓舞意大利军去牵制英军就可以了。其实,攻击的正式命令直到5月第15装甲师完全到达后都还未核准。

然而从柏林回到北非以后,,隆美尔便做出了他这一生最大胆的一个决定,3月24日,隆美尔不顾上级的命令,执意命令军队从的黎波里出发,进攻艾季达比耶。这次行动的代号,叫做“向日葵”

3月28日,德军拿下了班加西。

4月7日,德军拿下了德尔纳。

4月8日,德军拿下了深入沙漠的穆海利要塞。

4月9日,隆美尔抵达了拜尔季耶。把英国打回了出发阵地。

这张照片摄影于年的4月

此时德军的装甲部队正在向英军发动进攻

不远处有一辆正在燃烧的坦克,而坦克成员探出头来表明此地战斗基本结束

年是德国非洲军的坦克都是灰色涂装,直到后来才有所变更

军事博物馆收藏的一辆德国非洲军第15装甲师的4号坦克

隆美尔带领非洲军在早期取得的成功,除了后来不断被提及的隆美尔的装甲运动战之外。还有两点很值得一说。当时希腊的局势岌岌可危,英国把相当一部分北非的兵力派往了希腊实施增援,事实上英军在年3月至4月几乎没有时间思考北非的战局。与此同时,沙漠战争最重要的是补给线。英军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打到了突尼斯的边界,后勤压力与日剧增,隆美尔的第5轻装师刚来到非洲,也还没有体会到战线长度的压力。

尽管隆美尔初期向日葵行动的成功展现了隆美尔的实力。但是战争最终的走向却往往由细小到微不足道的事情所影响。而留给隆美尔的装甲军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托布鲁克港口始终没有被德军拿下。

年5月,英军北非地区总将军韦维尔发动了一次代号“简明”的行动,但很快就被德军挫败。

年6月,英军从本土带来了辆新式坦克,并在当月发动了代号“战斧”的行动,预期收复托布鲁克港口。德军利用88毫米反坦克炮,击退了英军持续不断的进攻。

第八机枪营的日记这样记述道:“我们的37毫米反坦克炮又一次失去了威力。炮弹被坦克厚厚的装甲弹回来,只有幸好命中履带或炮塔时才能有一点作用。第七连的炮手布兰克在五码之内还在向马蒂尔达坦克射击,然而丝毫不起作用,庞大的钢铁怪物从他身上和大炮上碾过。他的战友把这位勇敢的小伙子带回来交给我们,外科医生不得不在战场上锯掉他的双腿,因为两条腿已被压成肉酱。”(后来这个战士由于伤势过重死去了)

但在哈勒法亚隘口,第五轻装师第步兵团一营营长威廉·巴赫上尉指挥仅有的五门88毫米炮击毁了英军11辆马蒂尔达坦克,成功地守住了阵地。

年6月22日,德军开始了对苏联的进攻。

年8月,隆美尔生了重病,但他依然坚守前线。

到年9月,德军变更了德国非洲军的组织结构:把第五轻装师加强之后,直接改名为第21装甲师。并用海因茨冯兰多取代施特赖希担任师长。因为施特赖希与隆美尔长期不和。

直到年11月,德军依然没能够拿下托布鲁克,而己方部队的给养只能通过远在千里之外的的黎波里才能运输过来。

年11月7日,英军发动了代号“十字军”的行动。

年11月14日,隆美尔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绕过海岸边的英国军队,直接从内陆的地区向埃及推进。

11月19日下午,师下属第五装甲团在团长弗里茨·斯道芬上校的指挥下向南插入甘布萨尔赫,在与英军的遭遇战中击毁了23辆斯图亚特式坦克,自己仅损失2辆。

11月21日,师主力攻占了西迪雷泽格的英军机场。

11月25日,第五装甲团团长斯道芬上校在空袭中受重伤(在经手术抢救后不久就死了),全团在迈尔德布拉斯少校的指挥下向奥马尔进攻。此时全团只有不到20辆坦克,却面对着英军严阵以待的野战炮阵地。至黄昏时分,第五装甲团在英军25磅炮的打击下只剩下10辆坦克,其中只有3辆坦克的炮还能正常射击,坦克团不得不撤退。

29日,师长冯·拉文斯坦一早去军指挥部开会,但他再也没有到达。只是在沙漠中发现了他的奔驰小汽车,车内空无一人并留有弹痕,显然他被英国人俘虏了。

此时第21装甲师几乎耗尽了它的装甲部队,在英军第八集团的坚决攻击下,隆美尔下令部队向贾扎拉撤退。

迫于英军持续的压力,隆美尔又将部队撤至阿盖拉一线。在撤退途中,第21装甲师一直在进行后卫战斗以阻止英军的追击。由于第21装甲师第五装甲团的不懈战斗,非洲军最终成功撤到了阿盖拉。

此时在托布鲁克,英军第八集团军与托布鲁克守军会合。且到此,年非洲军团和英军的行动全部告一段落了。

-荣誉,沙漠之狐

这张照片摄影于年1月

隆美尔在遭到了英军“十字军”行动的打击后

正在搜集情报酝酿新的计划

年春,德国非洲军经过加强,在隆美尔的授意下,打算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隆美尔也不再只是简单的指挥德国非洲军了,他被提升为中将,指挥整个非洲装甲集团军。

隆美尔决定吸取上一次的作战经验,解决托布鲁克的问题。

因为非洲战区的艰难运输条件。托布鲁克港口如果可以被德军拿下,那么甚至下一次进攻埃及的计划都可以尽在德军掌握之中。在年末,英军推进到加扎拉之后,已经在那里构筑了稳固的防线,德军进攻的第一步计划,就是首先突破加扎拉防线。

年5月26日,德军进攻加扎拉防线。

隆美尔与非洲军参谋长拜尔林上校、第21装甲师师长俾斯麦少将讨论战况

事前侦察了解到,英军在加查拉构筑了以铁丝网和地雷场组成的“箱型阵地”防线

隆美尔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沙漠之狐”的绰号:他决定自该阵地南方迂回到东侧,并北上往海的方向突击。将英军与其后方装甲战力分离,孤立并消灭箱型阵地内的敌军

年5月26日下午2点,克吕威尔率领的诱敌部队对箱型阵地的正面发动攻击,

下午9点开始了代号为“威尼斯作战”的迂回主攻势行动。

加査拉战役地图

英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虽然有预料到隆美尔会进行迂回攻击,但仍然没有做好英军的指挥工作,也没有善加使用英军坦克的数量优势,而是几乎与前任司令相同:将坦克分散到各旅级部队而非集中运用。

在比尔·海干姆的战斗中第3印度摩托化旅马上被意大利公羊师和德军第21装甲师击溃,接着英军第4装甲旅也被德军第15装甲师击退。

英军有利用美国M3格兰特式坦克和新型的反坦克炮—6磅炮,给予了德军坦克强大的打击[,英军还以空袭的方式攻击到德军的补给线。

5月27日傍晚,局势已发展到对德军十分危险的境地,到海岸迂回的部队被阻挡、东进的第90轻步兵师被包围(原想作为诱饵,后来隆美尔也认为此为失败之举)。德军补给断绝,丧失水源,面临全军瓦解的危机。

隆美尔于是决定,自突破到东侧建立补给线。

5月29日,隆美尔于西地穆弗他集中迂回行动的部队,使其形成圆形阵地,他将这命名为“大釜”阵地。

在该处附近,英军第旅也构筑了圆形阵地,

6月1日此处英军阵地被隆美尔所占领。

一辆被击毁的英军坦克,不可辨认

英国坦克向来被英军嘲笑

中弹时,英国坦克的铆钉经常使坦克成员伤亡

同时英国“玛蒂尔达”坦克被英军戏称为打火机即中弹就着火

之后战斗的焦点集中于大釜阵地南部的比尔·海干姆。

此处不需要保护补给线的安全而持续控制。同一地的自由法国第1旅激烈地抵抗著德意部队,德里亚斯特师与德军第90轻装师(先前的第90轻型步兵师改编而成)猛攻,加上德国空军的猛烈轰炸,但法军仍不屈服,战斗持续到6月10日。

6月5日,英军对大釜阵地进行总攻击,英军炮击后以印度殖民地步兵挺进,但隆美尔令公羊师退后引诱敌人深入,再进行包围攻击后加以击退。

英军在攻势期间也接到了大釜阵地南部雷场存有空隙的报告,以及德军从该处派出了第15装甲师,从英军的左翼迂回成功地攻击。

英军3个旅受到毁灭性打击。

之后隆美尔又在使用了南部迂回的攻击,

6月10日突破了比尔·海干姆北方的防线,英勇抵抗的法国第1旅也不得不撤出。自由法国第1旅是由纳粹统治下被迫害的人民所组成,其中犹太人甚多,希特勒也因此向隆美尔下令,若敌军在战斗中并未全数被歼则将其秘密处决,但隆美尔并未将此命令传给部下。

隆美尔在攻陷比尔·海干姆后下令全军往托布鲁克北进发动攻势,第21装甲师于6月11日也自大釜阵地出击,6月13日时再击溃英军第4装甲旅和第22装甲旅,

受到毁灭性打击的英军放弃了加查拉防线和箱型阵地而开始撤退,但大部分皆被德军所俘,英军的大量坦克不是被摧毁就是被缴获。

英军试着以集中的残存兵力阻止德意两军对托布鲁克的包围,但因为英军已丧失抵抗能力而失败。

年德军的一处88mm火炮阵地

6月18日,德意两军完成了对托布鲁克的包围,由于德国空军和炮兵的猛烈轰炸,该地守军抵抗意志崩溃,于6月22日投降。该地物资未受破坏地被缴获,德军取得了0吨物资和0辆车辆。在加查拉战役中英军损失甚大,共损失98,人和辆坦克、整个昔兰尼加被德意两军夺回,并进军到埃及国境内,特别是英军“反抗的象征”—托布鲁克的易手,更使得英德双方的士气大有影响,丘吉尔也因此被下议院提出了问责决议案,而德军则大幅报导隆美尔进入托布鲁克的事迹。

希特勒被隆美尔的战斗大为感动,于6月22日将他晋升为元帅,隆美尔也因此成为了德军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元帅,在战争开始前不过是名少将的他在短短3年的时间中连续晋升了中将、上将、大将到元帅共连昇4级,这在德国军事史上是没有前例的。

关于隆美尔收到晋升电报的反应有多种说法,根据其副官所言,隆美尔像小孩子一样欢喜,几乎不喝酒的他用威士忌和凤梨举办了庆祝会。而另一方的说法则是隆美尔表现得颇为冷淡,并表示他宁可要多一师的兵力。

不管怎样,此时的隆美尔已是德国、乃至世界的知名人物,同盟国以带有敬畏的论调称他为“沙漠之狐”。根据美国舆论调查指出,当时隆美尔是美国仅次于希特勒的知名度最高的德国人。埃及人也期待借着隆美尔、摆脱长期英国无情殖民的现状。被隆美尔摧毁战力的英国也对其有很高的评价,丘吉尔曾说过:“隆美尔!隆美尔!隆美尔!还有什么事情比打败他更重要!”,还有在下议院评价其为“具有天才能力的人。”英军官兵间也盛传对隆美尔的尊敬之情,英军中东军区司令奥金莱克也其评价“德国培育出了许多英勇优秀的军官,但隆美尔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人”,还曾对部下发布一个通告:“我军对隆美尔议论得太多了,我们的朋友对我军来讲是个魔术师或者妖怪,当我们指向利比亚的敌人时,不要总讲著‘隆美尔’,这极为重要。备注:我不是嫉妒隆美尔。”

然而,隆美尔的声望在攻下托布鲁克就已达到其事业的最高峰了。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尽管德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但是始终没有能够继续挫败英军。

随后,双方的阵线稳定在了阿拉曼附近。双方僵持不下,互有进攻。

7月1日,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开始,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激烈战斗后,双方皆未取得决定性胜利、局势呈现僵持,而隆美尔的东进攻势则就此终止,这对原先希望能避免战争在阿拉曼停滞下来、变成一个“机械化静态战争”的他来说是个重大打击。

第一次阿拉曼战役令英国第8集团军伤亡13,人,而轴心军则为7,人,其中有1,人为德军士兵。

隆美尔想借由加查拉战役的胜利扩大战果的可能性已经消失,他全军的部队无论在伤亡还是物质缺乏上都很严重、患病率高,急需生力军,因此他与英军开始了重新整顿部队的竞赛,同时双方也期望尽快再发动新的攻势。

总体而言,阿拉曼防线对英军来说十分的有利。北边是地中海,南面是一片坦克和步兵无法穿过的洼地。英军只要做好正面的防守,就可以对非洲装甲集团军造成巨大的损失。

英军在夏季的防御作战当中,消耗了非洲装甲集团军的实力,让德军的后勤补给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尽管隆美尔想要尽快充足实力。但盟军从马耳他出发的潜艇与飞机仍不停地攻击了运往托布鲁克的轴心国补给舰,大部分补给仍必须以最短航程、最安全的海路运往的黎波里,于第一次阿拉曼战役同样的问题又再次上演,

8月初,隆美尔的地中海补给船有75%被盟军击沉、仅有20%的汽油送达非洲军手中。

在兵力回复速度上,隆美尔85%的卡车因为是缴获英美军来使用的,因而严重缺乏可替换的零件,己方卡车长途跋涉运到前线又浪费更多的燃料。

意大利当局优先补给自军的部队,其补给量也比供应给德军要高的多。相比于英军从苏伊士到阿拉曼公里、亚历山大港到阿拉曼89公里的补给线,隆美尔的德意联军所在地离托布鲁克有公里、离班加西有公里、距离的黎波里更有公里,补给情势对隆美尔十分不利。

英国方面,丘吉尔命令奥金莱克对隆美尔发动攻击,但后者表示英军在9月中旬前不可能发动攻势,前者因而解除奥金莱克中东军区总司令的职务,由哈罗德·亚历山大接任,而第8集团军司令则换上了伯纳德·蒙哥马利.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物资来重建部队实力。

8月下旬时,隆美尔判断英国将会有一支载运,吨补给的船队于9月初抵达亚历山大港,认为时间不多了,也因此一直逼迫意大利的运输当局,但一直被消极地回应。

隆美尔决定以第15、第21装甲师、第90轻装师和意大利第20摩托化军从阿拉曼南翼的阿拉姆哈勒法山岭(AlamelHalfa)进行迂回攻击,但蒙哥马利和奥金莱克很早就察觉到此区的潜在危机,将兵力沿着该山岭布署,从该处英军即可俯视隆美尔的部队,更易防守。

8月30日,阿拉姆哈勒法的战斗开始,隆美尔率军自阿拉曼南翼通过,接着如蒙哥马利预料地北进。有着充分准备的英军以山岭上的火炮和飞机攻击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后者因为缺乏燃料而使得包围行动无法完成。

9月2日,隆美尔撤退。蒙哥马力原已做好追击轴心军的准备,但,蒙哥马利是一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在9月2日下午给了他的军长布莱恩·霍克斯(BrianHorrocks)让敌军撤退的明确命令。这主要出自于以下两点考量:保存实力,以及让敌军误认为他将于该处发动攻击,并正准备着。仅管如此,蒙哥马利还是希望能给轴心军一些损失,因此他派出战斗经验不足的新西兰第2步兵师到敌军撤退路线的北翼,以及用派出第7装甲师于9月3日发动攻击。英军的攻击被德军第90轻装师的激烈反击和蒙哥马利取消攻击的命令以保存实力所中止。

9月5日隆美尔再度尝试攻击但再受到大量损失,共约3,人伤亡、损失50辆坦克、50门火炮,其中最严重的是损失辆卡车。而英军的损失则少的多,比较重要的损失只有68辆坦克,这也增加了双方的兵力差距。英军的“沙漠空军”对隆美尔的部队造成的损失最多,后者意识到无法在没有更多空中支援的情况下取得非洲战场的胜利,这点的经验和教训后来被美军看在眼里。在日后进攻德国本土的行动当中,德军的巨大伤亡和美军的空中优势划上了等号。而隆美尔同样学会了宝贵的经验,1年半后,隆美尔因为这个观念根深蒂固而设计了诺曼底对抗盟军登陆的大西洋壁垒。

同时隆美尔在这场战斗中开始注意到蒙哥马利的指挥风格,他不同于奥金莱克,他认为蒙哥马利不懂得把握他败北的机会追击来扩大战果、过于迟钝。也有历史学家认为若蒙哥马利更有冒险精神的话,即有机会包围并永远消灭隆美尔与非洲军

由于认为在敌军空中优势下以不可能作机动性的防御战,他转而建设固定式的防守阵地来对抗英军,预计于阿拉曼前线建造纵深5至7公里的复杂地雷网,东西向两条和另外的连结线,呈现箱型的形式,其中有25万枚的反坦克地雷与45万枚的人员杀伤雷,隆美尔称其为“恶魔花园”,他的部下也在此时才发现隆美尔不仅擅长运动战,在布置阵地的技术与知识也有相当的能力。

9月23日隆美尔回到德国的奥地利休息。

在蒙哥马利发动攻势前,英国第8集团军已拥有23万士兵和辆坦克,而轴心军只有10万人和辆坦克。

10月23日。英军经过长达3个多月的准备,由蒙哥马利发动了代号“捷足”的行动,开始向阿拉曼以西的德军发动反攻。

英军由1门的火炮开火射击、自南北两面展开攻势,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就此开始,代理隆美尔职务的史图姆在最初的战斗中心脏病发身亡。

隆美尔于10月25日返回北非。

蒙哥马利于北部发动主攻,在南部同时也发起助攻,隆美尔的部队于南方顽抗使其难以突破,于是蒙哥马利集中兵力于北方,迫使隆美尔将南部的机动部队投入其中,并在26日开始发动一连串装甲反击攻势,但双方物资差距极大使得隆美尔的反击效果不大,

10月29日,德军接获消息说又有一艘己方油轮被击沉。

情势变得明了,英军即将突破防线,隆美尔势必得放弃阵地,往后撤退。

11月1日晚,蒙哥马利发动攻势第二阶段的“超压作战”,突破隆美尔南方的阵地,隆美尔打算执行早在10月29日即计划往西方尚未建构好的福卡(Fuka)迟滞阵地撤退。

11月2日隆美尔开始从前线防御兵力中抽调,但这时收到了墨索里尼和希特勒的命令,要求隆美尔固守,希特勒写道:“在你今天面临的情势中,唯一的方法就是坚守不动,把一人一枪都投入战斗中。我们会尽全力来帮助你。你的敌人尽管在兵力上占了优势,但也到了强弩之末的阶段。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可以弱胜强,在历史上这样的案例不胜少数,你除了对你的部队下令‘不成功便成仁’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对于这道命令,隆美尔形容它“有如一颗炸弹”,他不明白为何希特勒会下达这种指令,并在部下面前多次说道:“元首一定是疯了!”。

他犹豫了24小时。

11月4日,蒙哥马利再投入了辆坦克一边对付隆美尔剩下的仅仅20辆坦克的非洲装甲军、同时在另一处包围了意大利第20摩托化军,后者于数小时内即被歼灭,

防线因而产生了20公里的缺口,整个非洲装甲集团军有了被包围的威胁。这时隆美尔已无法理会元首的命令,下令全军撤退。

11月5日,自隆美尔决定撤退后12小时—他收到了希特勒的撤退同意命令,但已经太迟了。隆美尔仅有60%的部队单位撤出,许多的非机械化部队被英军所俘虏、坦克则损失殆尽。隆美尔的非洲装甲集团军在第二次阿拉曼战役中遭到致命性打击,原先意图与进攻高加索的德军会师的计划也已化为泡影,英军已取得了北非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11月8日,英美盟军发动“火炬作战”自北非西部海岸登陆,维希法国部队向盟军倒戈,北非战线上的德军瞬间陷入了两面作战的窘境。

东面的英军开始猛攻艾季达比耶和布雷加,德军坚强抵抗。

11月23日德军被迫退至阿盖拉一线。尽管隆美尔军队的形势已十分恶劣,但利用巧妙的撤退行动、人员杀伤地雷以及焦土政策,仍使盟军损失了辆坦克、辆车辆和门以上野战炮。

11月28日隆美尔飞往东普鲁士的元首大本营“狼穴”,前往希特勒所在的会议室。希特勒看到隆美尔后表现出吃惊的模样,并问道:“你在这里作什么?没有我的允许你怎么敢离开工作岗位?”隆美尔叙述了北非的状况,要求撤兵,但被希特勒骂道:“不可能放弃北非!碍眼,滚出去!”虽然德军总部的诸多军官早已对希特勒的痛骂不觉得新鲜,但隆美尔首次这样被歇斯底里地指责,受到了相当的冲击,一般认为,这个事件大大地影响了隆美尔心中对希特勒的评价。隆美尔这时仍不放弃,向希特勒建言:“我的元首,您应该自己前来非洲看看,直接指挥部队。”但希特勒也冷淡地回应:“如果放弃北非意大利国内将会发生什么事你知道吗?装备和补给马上会送到你手中,的黎波里塔尼亚是不可能放弃的!”这次希特勒给隆美尔的部队运来了虎式坦克。

-西欧再见

年的年底,德军将年初成立的重装甲营运往北非地区。

同时,轴心国部队变更了当地的领导体系。

年2月14日至22日,隆美尔决定在美军立足未稳之时,发动一次进攻战役来稳住德军的西部防线。这就是著名的“卡塞林山口防御战”。这个战役我们会单独介绍,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年2月26日

美军第16步兵团第2营正行军通过凯赛林隘口和正前往突尼斯的凯赛林和菲里阿纳。

年5月,在稳住了美军之后,意大利指挥官齐格勒试图说服隆美尔进攻南面的英军。尽管隆美尔不是很同意,但是最终战役还是打响了。

德军在蒙哥马利巨大的优势面前损失惨重。德军步兵受到英军强大的炮火杀伤,同时坦克也在强大的反坦克火炮面前一排排化为乌有。

英军迅速展开反击,把德军的阵线切割包围。

最终,非洲军15万人投降,仅仅有人完成了撤退。

这最后一战,宣告了隆美尔在北非的失败。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德军和美军的第一次交手,德军给初登欧洲的美国人一个沉痛的打击。以后的西欧战场,德军还有的是和美军交手的机会。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白癜风的饮食影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nxilanhaishi.com/xxlhsbhjb/329.html